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鴻山公園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鴻山公園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廈門有什麽風景名勝區
廈門二十名景
廈門二十名景:萬石涵翠、大輪梵天、雲頂觀日、五老淩霄、太平石笑、天界曉鍾、東環望海、金榜釣磯、北山龍潭、虎溪夜月、東渡飛虹、金山鬆石、青礁慈濟、鴻山織雨、胡裏炮王、員當夜色、皓月雄風、菽莊藏海、鼓浪洞天、鼇園春暉。
萬石涵翠:“萬石”指萬石岩,“翠”意翠綠的熱帶、亞熱帶的植物,亦即萬石山風景區。區內有園林植園和眾多古景,還有11座規模不等的寺廟,文化內涵頗為濃厚,是廈門旅遊風光最集中的地方。
大輪梵天:“大輪梵天”景觀由大輪山和梵天寺組成。大輪山是同安境內東北的主峰,層巒起伏,橫亙數裏,從應城山奔躍而來,狀如車輪滾動,故名。位於大輪山麓的梵天寺,始建於隋代,千年古刹,名聞遐邇。
雲頂觀日:洪濟山是廈門島上最高的山。主峰雲頂岩高339.6米。舊時絕頂築有“觀日台”,供遊人看日出奇觀,因而“洪濟觀日”列為廈門二十四景之首。如今的雲頂岩比以前更嫵媚動人,可是洪濟山少為人知,雲頂岩則是家喻戶曉,因而更名“雲頂觀日”。
五老淩霄: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。五老峰位於廈門島南部,五個山頭崢嶸淩空,時有白雲繚繞,如五個老人,昂首天外,故名。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,清康熙二十三年,靖海侯施琅重建,因寺宇以奉祀觀音為主,又在普陀山之南,故稱南普陀寺。
太平石笑:“太平石笑”係原“小八景”之一,地外園林植物園內。因太平岩前有四塊岩石,兩塊相疊,一端巾合,一端張開,由另兩塊巨石頂立,形成石門,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,自清代以來就稱其為“太平石笑”。進得石門,回首可見岩壁有“石為迎賓開口笑,山能作主樂天成”的詩刻。
天界曉鍾:“天辦曉鍾”原係“小八景”之一,位於園林植物園內,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鍾108下,鍾聲特別悠揚,傳入市區,催人夢醒,有“聞鍾聲,煩惱輕,智慧長,菩提生”之說,天界寺的晨鍾也就成了獨特的風景。
東環望海:“東不望海”是指廈門島東部的環島路風景線。它是一處觀山望海的帶狀公園,又是海濱大地雕塑博物館,眾多不同質地、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,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,表現特區蒸蒸日上、人民盼望統一的主題。
金榜釣磯:“金榜釣磯”亦稱“金榜玉笏”,是金榜公園內“海濱鄒魯”景區(即金榜山)中的主體景點。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“玉笏”,挺立天際,莊嚴威武。近年,在它周圍已複建了“迎仙樓”、“釣魚磯”、“釣隱亭”,修整了陳黯隱居石室,並設置陳黯半身雕像,雕像下方鐫“金榜山記”全文。
北山龍潭:“北山”指同安的北辰山,“龍潭”為其“十二龍潭瀑布”,位於北辰山山麓北側,飛瀑直下,把山體衝出1公裏多長的峽穀,形成了1000多米長瀑布,這就是北山瀑布,曆經千年而不涸,雨季變寬,旱季變窄,把山岩衝出十二水潭,故稱“十二龍潭”。
虎溪夜月:明萬曆年間,廈門人林懋時愛石成癖,見虎溪岩巨石崢嶸玲瓏,便自費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,取名“棱層石室”。石室裏居有一虎,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,因而又名為“伏虎洞”。當年,伏虎洞前流泉成溪,曰“虎溪”。月到中秋分外圓,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,故而得名。
東渡飛虹:“東渡飛虹”是指海滄大橋、橋梁博物館以及以此為中心的東渡景區。海滄大橋是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裏程碑,與之相連的牛頭山公園、中國橋梁博物館、火燒嶼和正待開發的太平山莊所構成的旅遊區,具有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現代感。
金山鬆石:“金山”位於廈門島萬石山麓東段黃厝村境內,現劃歸景州樂園進行開發建設。金山海拔202米,直接麵對大小金門、大擔二擔島。這裏樹木岩石保護得非常完好,滿山青翠欲滴的鬆林、千姿百態的岩石,構成各種景觀,充分展現廈門風光“一城如花半倚石”的特色。
青礁慈濟:慈濟東宮在海滄青礁東鳴嶺龍湫坑畔,供奉神醫吳本。慈濟東宮現存有三座宮殿,有十二根蟠龍大石柱,一對花瓶式大石柱。此外,八角石柱、石屏,雕刻精細;梁上木刻、鍾鼓樓藻井、神物彩畫、椽仔黑白畫以及清代曆朝碑刻,堪稱奇絕,使東宮具有曆史、文化、科學和藝術鑒賞價值。
鴻山織雨:位於思明南路中段的鴻山,每逢風雨交加,山上雨隨風轉,相互交錯,狀如織布,因而有“鴻山織寸”的雅稱,為原廈門“八大景”之一。目前的鴻山公園,是個既有名勝古跡、自然風光,又有現代娛樂設施的城市公園。
胡裏炮王:胡裏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曾厝突出於海麵的山崗上,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,目前尚餘東炮台大炮一門、鋼輪炮2門。大炮長14米,重59888公斤,口徑28厘米,膛線84條,最大射程10460米,有效射和6040米,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火炮,也是世界炮王。
員當夜色:員當湖地處廈門市區核心地帶,水域麵積1.7平方公裏,湖中灘地40萬平方米。其中,十幾萬平方米建成的白鷺洲公園連同人民會堂、南湖公園、西堤公園,構成一處新的旅遊區。因為舊時這裏有“員當漁火”景名,遂將新景改名為“員當夜色”。
皓月雄風:鼓浪嶼東南隅海濱的複鼎岩上,矗立著鄭成功戎裝雕像及其毗鄰的皓月園巨型青銅群像浮雕,構成“皓月雄風”景觀。以紀念鄭成功為主題而設計的皓月園、布局精雅的亭台樓閣、曲橋幽徑等等,嬌巧玲瓏,另有情趣。
菽莊藏海:菽莊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部,是園主人林爾喜用他的字“叔藏”的諧音命名的。園主人44歲時建四十四橋,橋下閘門,把海水引入園內,形成大海、外池、內池三個水區,硬是把大海藏入園中,故名“菽莊藏海”。
鼓浪洞天:聳峙與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,海拔92.7米,人們統稱它為日光岩。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處題刻,現存時刻年代最早的,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於明萬曆元年題寫的“鼓良洞天”四個大字。由此可見,400多年前已經出現了“鼓浪洞天”的雅稱,後來又成為廈門“八大景”之一的命名。
鼇園春暉:“鼇園”為集美嘉庚公園之精髓,“春暉”泛指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的愛國精神。集美學村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的,其規模之宏大,設備之完善,在當時確為國內外所罕見。集美學村的建築物是中西合璧的典範,又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作,具有濃鬱的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。--鼓浪嶼,
--白鷺洲,可以放風箏,白天去可以感受到開闊的視野,晚上去的話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妙,因為周末晚上都有音樂噴泉。
--環島路,還可以租輛自行車,如果是有同伴的話,可以租雙人或三人協力自行車,享受下風中穿行的感覺。
--廈門大學校園,一種文化氣息,清晨時,坐在芙蓉湖邊,讀讀小說,或是打打羽毛球,或著隻是呼吸新鮮空氣都不錯。
--購物商城或地方,有中山路啦,SM商城啦,禾祥東路啦,屈辰氏啦,都可以享受SHOPPING的快樂。
--K歌,很多都不錯,康康柳丁,歡唱,等等。價格方麵都還可以接受。
--保齡球,在白鷺洲那一帶挺多的。
--台球,銀河係不錯。就在帝毫歡唱樓上。
--公園,中山公園,金榜山公園都是建設的很好的,而且也早就沒有門票之類的了。
日光岩海拔92.68米,為鼓浪嶼最高峰,岩頂築有圓台,站立峰巔,憑欄遠眺,鷺島風光盡收眼底。涉足龍頭山山麓,但見一峭壁,刻有“鼓浪洞天”、“鷺江第一”、“天風海濤”等大字,此為舊時廈門大八景之一。進入山門,有巨石掩覆的蓮華庵。沿途通幽曲徑,可見兩旁峭壁有許多騷人墨客的摩崖石刻。山中峰腰怪石磷峋,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留有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構築的“水操台”和“龍頭寨”等遺址以及新辟的“鄭成功紀念館”等建築身臨其間,思古撫今,令人感慨萬幹。遊客從島上輪渡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進入該景點。
胡裏山炮台位於廈門島西南部的胡裏山海岸,建於清朝光緒十七年(1891年),當初修築此炮台用了五年時間。寨牆台基係用烏樟樹汁、石灰、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築的,炮台上最有名的是當時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一門巨炮,至今保存完好,有效射程可達6460米,花了白銀5萬兩才購得。該炮在抗戰初期還擊中過一艘來犯的日本軍艦。
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“萬石植物園”,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。根據科研和遊覽需要,園內依次安排了鬆杉園、玫瑰園、棕櫚園、蔭棚、引種植物區、藥用植物園、大型仙人掌園、百花廳、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,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、亞熱帶植物,其中有被人稱為“活化石”的水杉、銀杏,有世界三大觀賞樹--中國金錢鬆、日本金鬆、南洋杉,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,是一座秀麗多姿、四季飄香的遊覽園林。
白鹿洞位於虎溪岩背後。明朝始建寺,清乾隆年間重修,增建三寶殿、朝天洞、六合洞等。三寶殿後有宛在洞,洞中伏著一雙泥塑白鹿,口向石罅。夏季炎熱時,罅中常有煙霧湧出,縷縷可見,故稱“白鹿含煙”,為廈門小八景之一。1993年重建,並向遊客開放。五個陳列室,展品一千多件。這個綜合性地方博物館,是了解廈門的窗口。
梵天寺坐落在同安大輪山南麓,隋開皇元年(公元581年)創建,初名興教寺,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。唐代鹹亨年間形成規模,有大小庵堂72所。至宋熙寧二年(公元1069年)合為一處,改名“梵天禪寺”。元代至正十四年(公元1354年)毀於兵火。明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由住山僧無為重建,形成完整的佛寺,有山門、金剛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閣等主體建築,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,規模恢宏。廈門的妙釋寺、鼓浪嶼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禪。寺後有紀念朱熹的明代建築文公書院、仰止亭、石瞻亭、千佛閣、魁星閣等建築群,茂林修竹,環境幽雅。
同安孔廟座落在同安區城東溪西畔,始建於五代,現存的建築是清朝乾隆年間重建的大成殿。如今的孔廟已成為同安區博物館,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和文物。寺廟北側的場地上,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的石雕、碑刻,神態各異,造型逼真,人稱“同安兵馬俑”。
廈門鴻山公園怎麽樣 好玩嗎
鴻山公園公園建設公園風景廈門鴻山公園是一處開放性的城市公園,這座公園的建設曆史已經是非常的悠久了,景區內也有這一些非常古老的人文古跡景點,如今這座公園也成為了當地市民們日常休閑的一個重要景區,下麵我們也來欣賞一下這裏的風景吧。鴻山公園坐落在思明區,該公園的建設在城市的中心,背靠著一座大山進行建造的。在公園內有著鴻山織雨的奇觀景象,在園區的山頂之上還有這專門進行品茶休閑的地方,登上山頂還能夠俯瞰整座城市的風景,在春日踏青,登山郊遊的時候,這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了。鴻山公園最早是在明末清初年間進行建造的,隻不過那個時候的這裏不叫鴻山公園而是叫嘉與,乃是鄭成功用於屯兵的一處聚集之地,後來該山寨也是輾轉的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,在清朝和民國的時候都用做了不同的用途,被作為過寺廟,後來解放之後這裏也重現改造成為了現在的城市公園。鴻山公園中的風景集合了自然風景以及人文古跡,景區中的地形複雜,樹木淋漓,能夠登高望遠,也能夠欣賞鼓浪嶼的海岸風景。由於這裏的地形多變,並且海拔是市內比較高的,因此這裏的風比較急,在雨天的時候,這裏的風向更是多變,能夠形成雨絲之間縱橫交錯的奇特景觀,被大家稱之為是“鴻山織雨”,這樣奇特的風景也被納入了廈門的八大風景之一,值得觀賞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